堡垒总是最容易从内部打破。
要打破公立医院的垄断,最佳的方式是公立医院开始革自己的命了。现在,在政策鼓励和支持下,我们认为,公立医院变革正开始,而这也是药企扭转目前行业困局的一条新路。
国家政策支持
据媒体报道,近日,北京肿瘤医院国际诊疗中心·北京新里程肿瘤医院正式启用国内首家造口病房,为更多造口患者提供高质量医疗服务。
今年年初,国务院会议特别提到了社会力量与公立医院合作办医的两种形式:共同举办新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以及社会力量参与公立医院改制重组,并支持发展专业性医院管理集团。
近日,国务院的意见开始逐步得到了落实,各省相继发文,鼓励支持公立医院和社会资本联合办医,当然也鼓励支持上述形式社会办医。
和知名医院合资办医院,我们认为这是目前的情况下,社会办医的最佳途径,是社会资本和医院的双赢。
今年,中国医疗市场正在迎接前所未有的热闹和变化,医生集团此起彼伏,药企、保险机构等等多路资本投资办医院和诊所,但是种种力量的冲击,中国的医疗市场似乎仍然是铁板一块。原因是,这些方式各有自己的局限。
1,医生集团
医生集团火了,今年上半年,在我国一下子出现了各式各样的“医生集团”,总体来说,大家习惯把这些集团区别为体制外或者体制内。
体制外的,如张强医生集团,如果加入要全职,体制内的,感觉有点类似多点执业下,“飞刀”的合法化,医生自己组建集团,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进行医疗服务。
无论是体制内还是体制外的医生集团,由于面临保险无法报销等问题,必然大大限制的发展的规模和数量,而且,还存在医疗隐患等诸多问题,例如,一旦出现医疗事故,如何解决?有消息称4,最近国家卫计委要出台相应的管理医生集团的政策,国家卫计委是给医生集团泼冷水还是加柴,就要看规则整体如何制定了。
2,产业资本包括药企等新建医院
华润集团、中信集团、平安保险、中国人寿等强势资本也看好医疗服务领域,将之作为新的市场增长点,纷纷投入巨资,参与公立医院改制,收购医院,或者新建综合型医院等。很多药企投身建医院的热潮中,尤其是手握重金的上市公司,包括广药集团、信邦制药、恒康医疗等等不一而足。
新建医院投入高,回收期慢,而改制医院面临两大问题,一个是离退休人员的问题,另外一个就是医院管理毕竟是个专业的活,这些机构大部分是要获得控股权,医院管理是个难题。
合资办医院大家都获益
而和医院尤其是知名医院合资办医院,则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一条捷径。一方面,知名医院有大量的患者,建立医院可以很快有患者,其次,对于民营医院来说,最大的问题是人才,作为合作方,知名医院在医生执业方面是最为宽松的,合资医院可以突破公立医院在薪酬方面的限制,他们可以很好设计薪酬体系,更有利于调动医生的积极性。
而从医院本身来说,随着医改的逐步深入,药品零差价未来将是趋势,医保控费等的执行也将对医疗市场带来变化,但是,在药品采购端却一直备受牵制,在医疗反腐在逐步推进,公立医院未来的日子正越来越难过,但是,最为盈利项目,国家卫计委又明文规定不允许发展高端医疗。所以,将这些高端医疗外移,以和社会资本共同办医的形式,反哺公立医院,进而满足提供医生的收入、推动医院的发展等目的。
而对于药企来说,目前最为痛苦的恐怕是公立医院的垄断了医药市场,要进入这个市场必须经过一道道的行政干预之手,进目录,走招标,攻医院。而招标降价也是让药企苦不堪言,真的通过和医院建立合资医院的方式建立关系,虽然投入多,但是成果回报也是有的。
这种方式既符合国家宏观政策,又能够给医院、药企带来双赢,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如果这种模式大规模发展,我们认为这将带来中国医疗市场的真正变革。2015也将成为中国医疗市场变革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