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深化改革、简政放权的大背景下,国务院出台《关于改革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的意见》,释放出在医药领域简政放权加快审批制度改革的强烈信号,可预期在医药审批环节以规制促改革、强法治防腐败的愿景。
近年来,我国医药产业快速发展,但因药品审批标准不高、管理方式落后、体制机制不合理等问题,许多待审该审急需审批的药品长期积压,使得急需救治的患者和送审药企不满。数据显示,积压在国家药品审评中心等待审评审批的竟达两万多件,药品审批审评量与改善民生、民众需求和药企期盼有很大差距。
应该看到,之所以大量审批被积压,固然有任务量大、人手少等诸多客观因素,但人们从中也可以发现,简政放权和行政体制机制改革的空间依然很大。借此国务院出台意见的东风,进一步简政放权,加快医药审批审评体制机制改革,建立科学合理规范的审批审评体制,正逢其时。
同时也应看到,药品审批领域及其繁复环节曾是腐败多发地带,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原局长郑筱萸、药品注册司原司长曹文庄、药品审评部门原负责人陈海峰等曾纷纷倒在“审批作业线”上,就是沉痛的教训。改革中,一方面要建立科学合理严格审批审评机制体制,也要严防滋生新的“关门审批”“吃拿卡要”等腐败行为发生,让反腐防腐警钟长鸣。
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期,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是行政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的一部分。本届政府成立伊始,开门办的第一件事,就是推进行政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把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作为“先手棋”,是国家推进以人为本、惠及全民又充满活力的政府行政体制机制建设的需要和必然。
坚决铲除药品医疗器械领域的腐败之“根”,一方面,要进一步简政放权,理顺和健全医药等相关部门的权责体系和制度,让医药审批之权得到严格规范和制约,使其在阳光下运行;另一方面,要将权力收进法治的笼子,加强对审批环节的监管,让医药“潜规则”无处藏身,从源头上防止腐败的滋生蔓延,彻底改革旧的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以真正实现改善百姓“吃药难、吃药贵、药质低”等问题、增强百姓“获得感”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