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年,国家与地方的系列政策使得院内处方药的销售压力变得越来越大。院外处方药市场在未来的几年内可能会出现一个比较大的爆发式增长。特别是在医保从严控费的背景下,处方必然需要外转承接。
院外承接处方药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医生开具处方药后,通过在院外定点的药房承接。
2、医生手工处方或电子处方后,患者在电商平台和普通的连锁药店中,通过自取、O2O就近上门、第三方快递等方式获得药品。这主要针对的是慢病和常规用药。
3、新特药、肿瘤药、高值药品有专门的DTP药房,通常在一个城市定点布局几个,然后进行精准的药品送达。未来这三个方式都会有比较大的增长空间,目前来看,医院旁边的药房和DTP药房因为有比较强的导向性,成长会比较快。
未来这三个方式都会有比较大的增长空间,目前来看,医院旁边的药房和DTP药房因为有比较强的导向性,成长会比较快。
一、医院旁边的药房
在控制医保成本、药占比和药品零加成后,药房变成了成本中心,医院没有动力卖药,所以会逐步将药房进行托管向外转,而一部分托管药房可以开成双向店:一头面向院内承接院内的处方需求;一头面向院外进行处方的流转,与直接在院外布局的普通药房一样。如此一来,关联药店承接的处方可以打通医院HIS,同时药店单独处方也可以,特别对于长期慢病患者,比如在广东省,患者就可以通过续方直接购买。
二、医院里面消失的药
有一些行业人士认为院内有八千至一万亿规模的处方药,如果承接其中的30%,就会让药店市场容量直接翻几倍,但这是一种刻舟求剑的臆测。有人认为,医院里面消失的药会全部转到院外去。在笔者看来这是不可能的。为什么?因为很多医生一来怕麻烦,二来存在一些灰色的利益关系。由于处方单的可追溯性,针对以前会开具的神药(此处指的是临床使用量巨大,但是效果不明确的药)、辅助用药等,医生会选择不再开,最终会导致很大的减量,而非平移或者增量。
医生会更多地开具疗效好的药,所以最终,治疗药物的处方使用比例会上升,辅助用药、神药的处方比例会大幅下降。
但即使在往院外转移的治疗用药处方中,也会有潜在的利益关系。无论以前这些药是跟医院分成还是医生分成,都有一定潜在的商业贿赂和利益输送的问题,还可以自动完成统方,这个问题短期内不会完全消失。此外,药房托管、定点药房取药等举措在一定程度上涉嫌垄断和违反国家基本制度。因此,针对上述问题,管理层也仍在实践中不断摸索。
三、DTP药房的成长
随着处方向外流转,DTP药房(高值药品直送)会得到更快成长,因为DTP药房主要以售卖贵重的治疗药为主,这些都是重症患者急需的高值药品,所以在新形势下,DTP药房更可以发挥它的半径优势和新特药现货齐全的优势。对此,国药、上药、华润等医药商业巨头会更加有优势。
整体来说,院内处方向外迁移的趋势不可逆转,特别在全国都在限制输液、抗生素、辅助用药的情况下,整个处方药的药品结构会发生变化,治疗药物的比例上升,辅助用药的比例会下降,口服药会替代很大一部分的静脉注射用药,院内中成药处方必然下降,院外还有待观察。
四、医药电商的螺旋式发展
宏观政策上,国家的大方向是强化医药分开政策,支持处方外流,鼓励互联网+,促进医药电商发展。但是具体实行涉及到众多部门,相关部门更多出于药品流通安全以及监管难度的考虑,可谓慎之又慎。风风火火三五年,对于医药电商(处方药)的政策依旧还在完善中。笔者认为,国家会采取如通过医联体、互联网医院或O2O等曲线举措,逐步放开处方药多渠道销售,因为这样事实上将会节约社会总成本。特别是在国家很多省市面临医保穿底风险,穷则思变的背景下,谁能给国家省钱并提供更好的服务,就一定会得到支持,不论眼前看起来有多少困难。
信息来源:第一药店财智
作者:Dr.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