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首页 > 企业动态 > 跨国药企“打盹儿” 本土公司逆袭仍难

跨国药企“打盹儿” 本土公司逆袭仍难

2017/5/24       新金融观察   

    无论面子里子,在华的跨国药企都开始走下坡路,这也直接导致近几年它们中大部分的业绩增速都从“躺着赚钱”时期的超过20%放缓到现在的10%甚至更低。对于中国这个2016年销售额达1167亿美元的全球第二大药品市场,未来外资与内资之间的争斗将更加惨烈。

辉瑞失去大将

    5月10日,辉瑞中国内部会议宣布辉瑞全球创新制药总经理单国洪已经离职。消息一出,业内就炸开了锅,大多都是为辉瑞未来在华的前景担忧。毕竟,作为帮助辉瑞打开中国市场的关键人物之一,单国洪之于辉瑞中国的作用举足轻重。

    公开资料显示,单国洪曾担任辉瑞肿瘤大中华区总裁及辉瑞中国副总裁,负责领导内地、香港及澳门地区的肿瘤业务,取得较好的成绩。

    媒体援引彼时的内部邮件称,“过去五年中,单国洪成功地领导了赛可瑞在中国的上市,并很快让中国成为赛可瑞全球第二大市场。另一款肿瘤药物英利达仅花费86天就通过中国政府复杂的审批程序并上市,则是他的另一重要成就。”到2016年,辉瑞将全球业务分为两大集团,即核心医疗和创新医疗。

    同年6月,单国洪正式出任辉瑞全球创新制药中国总经理一职,主要负责创新医疗业务,涵盖肿瘤、疫苗、免疫炎症、内科以及罕见病五个领域。

    到离职前,单国洪在这一职位的任期不到一年。截至发稿,辉瑞官方并未就单国洪离职的原因给出任何说明。

    在东北某生物制药厂区域负责人看来,到底由于什么原因离开不重要,“走了就是走了,走了就不会再发挥作用,即使给出一个官方的理由,也很可能是冠冕堂皇的。重要的还是走了之后下一步辉瑞有什么打算。”他对新金融观察记者表示。

    的确,无论从单国洪在行业内的经验,还是其对辉瑞的贡献来看,他的离开对辉瑞有影响,这一点无可置疑。

    北京时代方略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合伙人兼首席咨询顾问杜臣就对新金融观察记者介绍:“单国洪先生在辉瑞打拼超过二十年,见证了辉瑞在进入中国市场、在中国市场立足和快速发展的历史,同时也是辉瑞在中国开疆拓土的功臣之一,这样的人物离职对辉瑞在中国市场的发展肯定有影响。”

    但他也坦陈,辉瑞是一家成熟的跨国医药巨头,这种成熟不仅表现在市场上,也同时表现在人力资源管理特别是后备人才培养上,“从这个立场出发,辉瑞在中国市场短期业绩无疑会受影响,但长期看,影响辉瑞在中国市场表现的应该是它们整体的机制和适应中国市场的能力。如果由于单国洪先生离职辉瑞中国一蹶不振,那说明辉瑞母体出现了问题。”

   至于单国洪走后辉瑞是否会像媒体所言“越走越窄”,现在谁都没法确定。但至少,单国洪离职之前,辉瑞在中国的疲态就已经显现。

   而辉瑞也绝非跨国药企中唯一一个有这种命运的企业。

跨国药企失色

    包括辉瑞、葛兰素史克、拜耳等在内的跨国药企们曾经在中国市场占有绝对的优势,产品本身的优势、相关政策的倾斜等因素都让它们如入无人之境地肆意扩张。

    据杜臣回忆,跨国药企真正进入中国是在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当时进入还需要许多行政门槛和谈判过程,而进入一个新的市场,也需要有适应的过程。“90年代开始,跨国药企的药品质量、疗效、市场运作方式等在中国市场显示出巨大的竞争优势。”他进一步解释称,“渠道管理、品牌管理、医药代表等概念在中国可以说是闻所未闻;它们在中国选用的人才不是医学药学高学历人才就是直接从三甲医院挖医生,国内药企根本无法比拟。”

    更重要的是,随着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提升,专利也将中国本土药企与跨国药企区分开来。

    接下来的21世纪,跨国药企迎来了在中国最美好的日子。第三方医药服务平台麦斯康莱创始人史立臣将这段时间的情况称为“躺着赚钱”,“只要有产品就能赚钱。”他对新金融观察记者如是说。但十多年增长红利之后,到2012年,情况变了。

    最重要的一点是,跨国药企很多专利已经到期,这就意味着本土药企能够生产仿制药,增加同种药品的可替代性。

    同时,2015年,国家相关部门取消了原研药的单独定价权,改为市场定价;而对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政策的推行也为我国药企仿制药的质量和水平提供了保证。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市场竞争,蚕食着跨国药企的市场份额。

    而在最具核心竞争力的新专利方面,跨国药企也因为研发效率降低而没能给出太多令人满意的成果。

    在杜臣看来,跨国药企最高决策层在理解变化的中国市场时迟缓、不到位,有时甚至自以为是,也拖慢了它们在华高速发展的脚步。

    而几年前轰动一时的葛兰素史克事件也将跨国药企此前的美誉度集体拉低了。所以,无论面子里子,在华的跨国药企都开始走下坡路,这也直接导致近几年它们中大部分的业绩增速都从“躺着赚钱”时期的超过20%放缓到现在的10%甚至更低。

集体瘦身

     业绩下滑了就得想招。

     对跨国药企而言,最简单直接的方式就是瘦身。从去年开始,诺和诺德、雅培、默沙东、诺华等企业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裁员或者所谓的人员调整,有的还不只一次。

    “虽然有的瘦身并没有波及中国市场,但瘦身一定会整体上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也不排除把省下来的资金用到中国市场上来,毕竟这个市场需求巨大。”前述区域负责人称。

     然而当市场红利消失殆尽,仅靠瘦身显然是不够的,要活得好还需要强身。

     在短期内专利药研发赶不上趟的背景下,进行并购成了另一种救赎方式。

     公开资料显示,2016年5月,辉瑞官方宣布将以总价约52亿美元现金收购符合辉瑞炎症和免疫产品线定位的Anacor公司。辉瑞官方预计,此举将增强创新药品业务的短期收入增长。

    同年8月初,为提高在罕见疾病治疗领域的地位,辉瑞再次出手,收购开发基因疗法的私人公司Bamboo Therapeutics;同月,辉瑞又宣布以140亿美元收购生产抗癌药物的生物科技公司Medivation。

其他巨头们也不甘示弱。

     早在2014年年底,默沙东就以95亿美元收购制药公司Cubist;去年6月,默沙东再次宣布耗资12.5亿美元收购Afferent Pharma。

    除此之外,有的企业还将销售的业务单独外包给中国企业,“就是跨国药企只负责生产和研发,销售外包,这样出了问题都是外包方的,和药企无关,药企只需要每年收固定的销售收入就行。”史立臣介绍。

    这种方式的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转嫁风险,但也并非没有害处。

    前述区域负责人就表示:“如果真的出的问题多,也会影响到品牌本身的,这就和卖服装的开加盟店一个道理,如果外包方为了竞争降价处理药品,就会造成整个价格体系的混乱,对品牌打击会更大。”

    而在杜臣看来,对于中国市场,跨国药企过去那种仅仅倾销药品的思路已经不合时宜了,“应该将中国市场作为整体市场,将研发、采购、技术和生产各个环节整体落户。”

    同时,他还指出,随着中国市场的下移和分级诊疗格局的变化,跨国药企也可以考虑将重点由城市的三甲医院向县级和城市社区医院转移。

    这一点,已经有企业在执行了。

   去年,赛诺菲中国就提出未来的基本战略将聚焦在慢病、基层市场等领域,将更多地拓展社区医疗中心以及零售药品店领域。

   可见,跨国药企们正在使出浑身解数来抑制业绩增速的放缓。

本土药企蓄势待发

    跨国药企们之所以这么看重中国市场,无疑是看重其未来的发展前景。行业预测称,未来几年成熟市场和新兴市场之间的增长差距会不断加大。报告认为,到2018年以前,预计新兴市场药品销售额将占全球市场总值的1/3,这一数量与美国市场并驾齐驱,前者对市场价值增长的贡献率近60%(不包括返利与折扣)。 相比之下,所有发达国家市场(包括美国)届时对市场价值增长的贡献率仅占25%。全球市场增长潜力的重心将明显偏向新兴市场。

    “中国市场应该是新兴市场中最具潜力的,过去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也会是。”前述区域负责人表示。同时,他认为本土药企的机会来了,“是时候该发力了。”其实,虽然各个跨国药企近几年都在采取不同的措施缓解下滑趋势,但这些措施要真正起作用也是需要时间的。

     比如,辉瑞去年收购Medivation,虽然得到了后者的前列腺癌药物Xtandi,但此关键药品的销售却远未达到预期。

    前述区域负责人将跨国药企眼下的这一阶段概括为“打盹儿”,“这不是我说的,几个月前一次行业交流中,很多同行普遍这么认为,虽然跨国药企在规模、产品品类、研发能力等方面还是有优势的,但至少它们现在速度慢了,这对我们(本土药企)而言是个机会。”他说。

    他所在的企业已经从去年年中开始花高价“买”人才,加强研发能力,同时提高现有仿制药的产量。

    杜臣也指出,大量在外企积累经验的人才已经开始回归本土药企,中国医药(25.350,0.13, 0.52%)产业政策也逐步公平化,跨国药企的特殊待遇陆续被取消,这些都有助于本土药企的赶超,但“技术和专利药仍然是医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技术、国际化和合作是超越自我实现逆袭的有效途径”。

    当然,要逆袭绝非一朝一夕的事。但至少,愿意在跨国药企“打盹儿”时抓住机会努力改变,这就是一个好的开始。(新金融记者 刘畅)


 
栏目最新
  • ·零担快运梯队生变、阵营分化,给谁创造了机会?
  • ·刷新纪录,领跑速度|福田汽车全球产销达成1100万辆
  • ·圆心医科发布2023智慧医院互联网平台解决方案
  • ·河南医药智能制造领域首个智能无人仓落地 日日顺赋能利欣制药打造行业样板
  • ·箱讯ANYCASE智慧物流3.0焕新上线!打造“数字金融”全新国际物流模式
  • ·行稳致远,医药行业合规生态再升级——新版RDPAC行业行为准则在京发布
  • ·黄马甲 | 为城市居民提供美好生活便利配送
  • ·百时美施贵宝携“中国2030战略”深化“内外双循环”策略
  • ·百时美施贵宝携12款全球创新成果亮相第五届进博会
  • ·海正药业创新六十余载,突破技术壁垒,迎医药发展黄金时代
  • 推荐文章
  • ·API China
  • ·2018生物大分子药物论坛
  • ·2018医药物流中国行·河南站随行企业征集函
  • ·2016国际医药供应链峰会在海口盛大举行!
  • ·第三届中国医药物流行业年会在海口盛大举行!
  • ·走进校园| 医药物流大讲堂圆满举行
  • ·Aramex和新桥制药公司成为合作伙
  • ·秦玉鸣会见RX360国际医药供应链联盟CEO Mark Paxton
  • ·全球67位医药供应链专家谈医药供应链的机遇与挑战——DSV市场监测
  • ·“聚力突破,开创新局”丨思齐第三届医疗市场年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