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淘宝挂号、在线医生问诊、健康咨询管理……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移动医疗正进入蓬勃发展期,给医疗技术发展和服务模式转变带来了无限遐想,被视为解决医疗资源紧张、缓解医患矛盾的重要途径。
预约挂号成移动医疗“敲门砖”
继腾讯、百度、阿里一番明争暗斗后,移动医疗领域的圈地之争一直未曾停歇。随着移动互联网蓬勃兴起和医改政策的加速推进,360、华为、汤臣倍健、强生、滴滴等互联网、医疗健康、消费、银行领域各路资本纷纷涌入。显然,移动医疗已成为下一次投资风口。
据了解,目前国内移动医疗领域的创业公司包括丁香园、华康全景、医脉通、MedSci、杏树林、杏仁医生、春雨医生、微医集团(原挂号网)、就医160、掌上药店、甜蜜家园、平安好医生等二十余家,其细分领域基本集中于综合服务平台、医疗电商平台、智能硬件和新媒体平台等四个方向。而挂号作为企业进入移动医疗领域的“敲门砖”,成为移动医疗企业搭建平台、抢占流量的重要入口。尤其是今年9月,挂号网一举获得3.94亿美元的C轮融资再次让投资者看到了移动医疗的巨大市场空间。
“挂号难”一直是我国居民久治不愈的老大难问题,而中国的三甲医院一直是挂号重灾区。数据显示,中国279万职业医师只有10%在三甲医院,这些医生却承担着近50%的门急诊量,医院里永远在拥堵,挂号花的时间比看病要长得多,还有隔夜挂号的奇景以及猖獗的票贩子。也正是因此,移动预约挂号成为移动医疗企业的必争之地,全国各地的一二三四线城市三甲医院也纷纷开始进行移动挂号的尝试。据悉,截至今年11月,广州全市33家市属、省属、部属、部队三级甲等综合医院里,搭建了本院的微信、支付宝预约挂号平台的共有20家,其中同时开通了支付宝、微信预约挂号平台的医疗机构有10家。
不过,虽然预约挂号发展迅速,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市民李小姐告诉记者,自从怀孕后其一直在广州市妇幼医院(珠江新城)看诊,前期网上挂号还挺顺利的,但满16周后想网上预约就很困难了,每次都是约满,专家号更是难上加难,预约了2个多月都没抢到号。而据记者了解,很多医院的挂号平台上像这样的情况并不在少数。
事实上,网上挂号平台也难阻“黄牛”入侵,大批线下“黄牛”已有组织地向线上转移。据网友反映,QQ群上就存在不少“挂号”、“三甲医院帮挂号”、“协和医院专家挂号”等代挂号的“黄牛”组织,其挂号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有传统的代排队挂号、人工刷号和软件代挂等。
不得不说,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挂号难的最根本症结还是在于优质医疗资源短缺,医生数量有限,并不是更换渠道就能解决的问题。
因此,业内人士分析,尽管未来看病可能进入全面预约时代,但号源的增多、预约平台的完善、看病预约优先等并不能完全改变目前无序就医的局面。优质医疗资源的紧缺、医院管理存在的问题、患者习惯都阻碍了预约诊疗的发展,难以一蹴而就。
不过,移动预约模式的发展确实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挂号难的问题,也是未来移动医疗发展的方向。因此,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提出,至2017年底,三级医院预约诊疗率≥50%,复诊预约率≥80%,口腔、产前检查复诊预约率≥90%。
慢病管理成下一个投资风口
除此之外,慢病管理也成为移动医疗的另一个投资风口。数据显示,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老龄化进程加快,中国慢病患者数量已经超过2.6亿人,高血压、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病、急性胃炎、糖尿病等慢性病已经成为居民发病率最高的慢性病种类,在3万多亿卫生总费用中,有70%用于这些慢性病的治疗,假如慢病治疗费用的20%转化为慢病管理,则市场规模可达700亿元。
随着防大于治、健康管理等理念逐步被患者所接受,这一市场正在萌芽。事实上,即便是在在线挂号问诊和医生助手应用进行大幅投资的BAT,近年来也逐步涉入慢病管理方面,如阿里云与万福康联手建设万福康健康信息服务站,打造国内慢病管理云健康平台;腾讯分别于贵州百灵、翰宇药业达成“互联网+慢性病医疗”合作,探索慢性病信息管理和新型医疗服务模式。
37健康CEO代万辉认为,当前慢病管理是移动医疗最有潜力的市场,作为人口大国、慢性病大国,中国有望在慢病管理领域中酝酿出大型移动医疗公司。
不过希瑞咨询分析认为,尽管健康保健环节在投资和用户流量方面表现良好,但是商业模式仍然不清晰,就目前商业模式来看,主要收入来源是广告和智能硬件销售,用户数据价值未得到充分发掘,如何将流量最大化变现仍是健康保健企业需要面对的问题。
记者在广东中山采访医疗信息化相关企业时,不少移动医疗企业人士也表示,目前慢病管理应用的收入主要是硬件的销售,只能勉强维持收支平衡,关于未来盈利设想则是通过慢病管理数据与医院进行互联,从医保资金中分成。
在海外,慢病管理便携式设备通过“卖数据”的盈利模式已经成型,成为不少移动医疗企业借鉴的方向。九安医疗借助可穿戴设备管理数千个糖尿病患者,患者通过血糖仪在家测量血糖浓度,借助蓝牙传到APP软件并回传医院,而九安医疗的未来盈利方向就是希望抢占数据入口后,构建糖尿病健康生态系统,让客户购买相关服务。
不过还有不少行业人士公开表示,慢病管理应用收集病人数据本身处于隐私监管的灰色地带,本身能否进入商业领域还是未知数,加上医院终端、慢病患者、APP应用等慢病管理各方仍处于信息碎片化阶段,进行闭环整合难度大、成本高,还有不同医院对一个患者开出不同的诊断数据,最终的准确性也值得怀疑,因此这一模式也未必能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