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首页 > 产业新闻 > 中药材资源保护国家出招:“基地化”走起!

中药材资源保护国家出招:“基地化”走起!

2015/5/4       医药经济报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十一部委发布的《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2015~2020年)》(下称《规划》),提出力争到2020年,中药材资源保护与监测体系基本完善,濒危中药材供需矛盾有效缓解,常用中药材生产稳步发展;中药材科技水平大幅提升,质量持续提高;中药材现代生产流通体系初步建成,产品供应充足,市场价格稳定。明确了建立中药种质资源保护体系、实施优质中药材生产工程、构建中药材质量保障体系、中药材生产服务体系等七项主要任务。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表示,“中药材是中医药事业传承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性资源,但过度采集和利用野生资源,会造成生物资源耗竭和自然环境的破坏。”为此,《规划》提出坚持以发展促保护,以保护谋发展,通过科学发展中药材生产,减少对野生中药材的依赖,实现中药产业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

    源头净化

    在《规划》发布前两天举办的第三届中医药行业热点问题高峰论坛暨中国中药研究评价学术年会上,中国中药协会秘书长王桂华直言,中药材野生资源锐减濒危、中药饮片质量下降、中成药基础研究薄弱、中药创新动力不足、政策及市场变化等因素,对高速发展的中药行业提出挑战。

    由于土地资源减少、生态环境恶化,一方面,中药材野生资源及生态环境遭遇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濒危药材品种不断增多;另一方面,中药材种植技术相对落后,药材品质参差不齐,中药资源问题掣肘产业发展。

    为破解上述难题,《规划》提出了具体指标:在资源保护上,中药材资源监测站点和技术信息服务网络要覆盖80%以上的县级中药材产区;在发展种植养殖层面,《药典》收载的100种野生中药材实现种植养殖;种植养殖中药材产量年均增长10%;中药生产企业使用产地确定的中药材原料比例达50%,百强中药生产企业主要原料基地化率达60%。

    中国中医科学院副院长、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专家指导组组长黄璐琦告诉记者,2011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通过中医药公共卫生专项和行业科研专项,在全国31个省(区、市)组织开展了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试点重点围绕两项调查、两项建设共四项任务。”

    截至2015年4月,“中药资源调查”“与中药资源相关的传统知识”两项调查工作已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的922个县,完成总任务的58.6%,共收集近1.4万种中药资源种类与分布等信息,整理了50%的标本实物。发现新属2个,新物种22个。同时探索建设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和种质资源库,在河北等12个省(区、市)布局建设了16个繁育基地以及2个种质资源库。

    “从长期实践看,除少数品种外,一旦中药材大规模种植养殖,价格一定下降,采集野生药材的成本就会远超市场价格,也就不会有人采集野生资源了。”北京大学中医药现代研究中心主任屠鹏飞介绍,例如管花肉苁蓉,2013年前每年的野生采集量在500吨左右,2014年新疆于田县人工种植产量达2300吨,该品种的市场价格降至35~45元/kg。

    另悉,由环保部牵头组织开展的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正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协商,将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相关工作纳入。

    主动达标“基地化”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副所长魏建和告诉记者,《规划》提出“基地化”概念,鼓励有实力的生产企业自建种植基地,保障药材质量。基地化包含规模化、规范化、产业化,当然,并不排斥散户种植,若干个散户可由企业出面组织,统一进行技术指导,达到规范化操作要求。

    “中药材基地化是实现资源保护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解决办法。”盛实百草药业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作为以中药材种植和加工为主导的企业,其生产的中药饮片在出口方面名列前茅。“我们在全国主要道地药材产区建立了总面积超过3.5万亩的规范化种植基地。并正在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共同研究农田栽参和人参连作技术,以破解伐林种参的生产方式。”

    近年来,本土中药企业逐步认识到资源对行业的重要性,并探索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天士力、云南白药、步长制药等领军企业纷纷加大GAP基地建设,部分生产企业的核心原料基本实现基地化。一些企业还将中药材种植融入环境治理,亿利集团就在沙漠中种植甘草等沙旱生中药材,一方面破解药材使用难题,另一方面,甘草在生态修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举多得。

    “中药材不是孤立的产业,为落实好规划目标,必须将整个产业链综合予以考虑,仅就某个环节制定政策,效果不会太好。”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药药剂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张自然指出,盼望之后出台的细则能兼顾产业链,做到整个产业链无缝对接,没有断层。

    屠鹏飞则认为,落实《规划》还应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着力解决稀缺濒危野生中药材的种植养殖问题,全面提升大宗中药材的高产、稳产和优质生产技术。政策层面也要鼓励上游企业自建药材生产基地,完善相关制度并加强监管。加快人才培养,保障科技成果转化和生产技术的推广。


 
栏目最新
  • ·《北京市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发布,11月1日实时
  • ·全国首个中药配方颗粒采购联盟集采开标:200个品种,平均降价50.77%
  • ·任刚:踔厉奋发迈向医药流通新时代
  • ·美团自营药店正式落地,最新布局来了
  • ·“十四五”大动作 | 药品监管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建设“十四五”规划出炉
  • ·“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出台,利好生物医药,发力四大重点领域
  •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发布
  • ·国务院成立物流保障最高领导机构,严防因运输保障问题影响供应链产业链稳定运行
  • ·交通运输部:对在中高风险地区穿行或停留不超4小时的货车司机,不允许赋码“带星”
  • ·重磅!国务院副总理刘鹤部署保通保畅重要举措,重金支持医药等重点产业发展
  • 推荐文章
  • ·API China
  • ·2018生物大分子药物论坛
  • ·2018医药物流中国行·河南站随行企业征集函
  • ·2016国际医药供应链峰会在海口盛大举行!
  • ·第三届中国医药物流行业年会在海口盛大举行!
  • ·走进校园| 医药物流大讲堂圆满举行
  • ·Aramex和新桥制药公司成为合作伙
  • ·秦玉鸣会见RX360国际医药供应链联盟CEO Mark Paxton
  • ·全球67位医药供应链专家谈医药供应链的机遇与挑战——DSV市场监测
  • ·“聚力突破,开创新局”丨思齐第三届医疗市场年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