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首页 > 首页幻灯片 > 医药配送商告危 七大死法

医药配送商告危 七大死法

2015/4/28       赛柏蓝   

    在市场和行业政策的双重调节作用下,我国医药流通行业将面临一场史无前例的大洗牌。2015年,医药流通行业洗牌正开始上演,今年或许将成为医药流通行业的分水岭。
    税务部门严打虚开增值税发票
    4月1日,增值税发票管理新系统开始在全国全面推开。这一从构想到实践已历时10个月,据税务部门有关人士介绍,新系统将成为开“阴阳票”等虚开增值税发票的杀手锏。
    同时,新系统还有具有实时、动态监管等职能。据税务部门举例称,3月11日,有一家公司虚开了第一张增值税发票。3月23日,风控信息就主动推送税务所。这种情况,他们原来最早也要1个月才能知道。
    最近几年,虚开发票尤其是增值税发票一直是税务部门的严查的重点。去年,河北省国税局通报的一起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涉税违法案件,涉案金额6.45亿元,十多家医药经销企业沦陷。今年河南流通企业迎来审计潮,不少公司因此陷入困境,公司负责人远走他乡。
    今年年初,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税务总局等21个部门联合签署《关于对重大税收违法案件当事人实施联合惩戒措施的合作备忘录》,对税务机关公布的重大税收违法案件当事人实施18项联合惩戒措施,严打税收违法。
    GSP认证大限+严厉飞行检查
    今年是GSP认真的最后一年,近日,江西局取消了18家医药商业公司的GSP证书,其原因就是GSP证书已经到期,未通过新版的GSP认证。
    在认证之外,严厉的飞行检查也成为悬在医药流通企业头上的利剑,随时可能掉下,给不规范的商业公司沉重一击。在CFDA的官方网站撤销GSP认证栏的页面的首页也几乎全部都是广东局撤销GSP认证的公告,仅今年就有17家医药公司被广东局撤销了GSP证书。
    二次议价遍地开花
    虽然目前国家允许二次议价的是公立医院改革的试点省市,但是,二次议价带来的利润空间对医疗机构刺激作用极大,除了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医疗机构外,二次议价有遍地开花之态势。要求医院返点已经成了必然。这必将大大压缩医药公司的利润空间,一些实力不强恐怕会因此被退出市场。
    药房托管挤压生存空间
    在二次议价之外,药房托管之势也是来世汹涌。在给予医药托管的流通商以垄断的地位的同时,医院往往要求商业公司给巨额的保证金,甚至还附加要求商业公司改造医院建筑、设备等要求,这都要求医药商业公司有雄厚的资金实力,中小商业公司往往难有此实力,而医院市场被垄断后,医药商业公司的生存空间就更小了。
    两票制抬头
    虽然财政部专员在报告中否定了两票制有利于降低药价,并无异于改变药价贵的现状,但是卫计委的主任在表态时,一直强调要规范医药流通领域,而今年2月底发布的国务院公立医院招标采购指导意见,减少流通环节仍被视为解决药价贵的方案之一,甚至提出来的一票制,在最新的宁夏招标指导意见中就提出了要实行两票制。
    还有激进的福建在医改要点中就提到全省遴选11家,其他地方再从11家中选配送。要知道,现在公立医院,从基层到三甲,都要集中采购、配送如果只有11家的话,其他企业只能选择剩下为数不多的民营医院、药店等的配送市场,竞争将会尤其激烈。
    配送商遴选
    作为医改试点安徽省的一项政策就是配送商遴选,供应商重新洗牌。安徽基药招标未选择供应商,都是由药企自己选择供应商,现在很多地方都只招三个甚至一个配送商,遴选配送商对药品集中供应。配送商遴选主要目的是为了降价,把二次议价的价格给降下来,也是拿市场换价格意思。
    安徽省卫计委主任于德志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表示,改革前,芜湖市属8家公立医院与100余家药品配送企业进行合作,改革后逐步降至3家。据了解,安徽省现有独立和非独立法人药企近600家。2014年,安徽省有275家配送企业参与县级公立医院配送,平均每家县级医院15家,城市公立医院20家~30家。实行药品带量采购政策,将触动医药领域原有流通模式,最终导致大量药品流通企业退出市场。
    未来随着二次议价的遍地开花,作为降低药价的有效手段,不排除遴选配送商的做法也会得到大范围推广。
    医药反腐
    医疗反腐目前仍在升级,目前严查医生收受红包仍是反复的重点,医生拿药商回扣的比较多见,现在一旦医生被查,送回扣的医药公司也会因此受到牵连。今年年初,海南省公布的医疗贿赂案中,就是因为严查一家医院的医疗设备科科长,顺藤摸瓜,扯出了4家医药商业公司的行贿案。
    谁还能活?
    上述7大因素的影响下,中国医药流通行业将会迎来真正的市场大洗牌,不少医药公司将会因此死去。据媒体报道,目前全国有万家的医药企业,各省一般两到三家稳定的大型医药商业公司,全国加起来总共有100多家,这些预计将会成为来市场赢家,未来给9000多家医药商业公司留下的生存机会并不多。未来中小流通商只有两种或许还能活下去:
    1,市级地方龙头目前还有一些生存空间。这主要得益于地方保护。例如蚌埠是在遴选配送商时规定,总共10家配送企业,其中当地有5家,在制定遴选政策时也给予当地企业不少优惠条件。
    2,有一定门路的商业公司,中国医药市场并不完全市场化,还有一些政府干预,政府干预背后总会有一些人、公司能够生存,你懂的。
    如果在这两方面都没有足够实力,未来路在哪里?被招安!大型医药商业公司兼并,然后整体运营归属到总部划定的区域性公司架构,在总部的规划内分销、配送药品。卖公司得一笔钱,然后转型职业经理人,这或许是一条路径。 


 
栏目最新
  • ·关于组织开展“医药供应链名人堂”第三批成员征集的通知
  • ·关于组织开展“以新应势丨新形势下医药智慧仓储物流高质量发展”主题沙龙的通知
  • ·关于组织开展“绿色·低碳·共享,循环保温箱X时代”主题沙龙的通知
  • ·关于开展2022(第五届)“上药杯”医药物流创新大赛的通知
  • ·崔忠付:鉴往思变,技术赋能,共迎医药冷链新时代
  • ·央视对话何黎明:2019年物流运行数据公布
  • ·秦玉鸣:“5N”重构医药供应链!
  • ·崔忠付:智慧引领,协同共享,向新而生
  • ·崔忠付:顺势而谋,共赢医药冷链新发展
  • ·关于召开2019(第八届)中国医药冷链峰会的通知
  • 推荐文章
  • ·API China
  • ·2018生物大分子药物论坛
  • ·2018医药物流中国行·河南站随行企业征集函
  • ·2016国际医药供应链峰会在海口盛大举行!
  • ·第三届中国医药物流行业年会在海口盛大举行!
  • ·走进校园| 医药物流大讲堂圆满举行
  • ·Aramex和新桥制药公司成为合作伙
  • ·秦玉鸣会见RX360国际医药供应链联盟CEO Mark Paxton
  • ·全球67位医药供应链专家谈医药供应链的机遇与挑战——DSV市场监测
  • ·“聚力突破,开创新局”丨思齐第三届医疗市场年会
  •